未来大量新船的集中交付,给集运市场前景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集运市场持续下行,集装箱新造船市场也面临着潜在风险。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船公司和船东开始更改集装箱船订单,或放弃此前的高价订单,这一趋势近期越发明显。日前,孟加拉国船公司HR Lines放弃了在中国马尾造船的4艘2900TEU新造集装箱船订单,这4艘新船原计划于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中交付。

值得关注的是,在取消新船订单后,HR Lines购买了2艘二手船。
HR Lines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称,放弃订单主要因为孟加拉国主要港口吉大港,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升级,新码头建成后,可靠泊的运力几乎增加一倍,这意味着原有的新造船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商业决策。而就在此前不久,希腊船东Tsakos集团的子公司Tsakos shipping称,其正在考虑放弃2艘新造集装箱船订单,并将其转换成油轮订单。

实际上,早在2022年,集装箱船的撤单风险就已显现。2022年5月,希腊船东Costamare曾取消了在中国船厂的6艘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订单。Costamare首席财务官Gregory Zikos当时表示:“我们不喜欢在市场高峰期订船,我们更喜欢逆周期操作。”他进一步解释说,Costamare只会在新造船价格缓和的情况下,且在有长期租约能够对公司投资进行摊销的前提下,才会考虑新造船。

2022年9月15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船东塞斯潘,宣布取消4艘77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总价值约5.2亿美元。新船原计划于202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交付,并长期租赁给一家全球领先的班轮公司。塞斯潘给出的取消订单原因是:合同方不履行合同中的某些条件,合同因此无效。不论这些撤单出于何种原因,但在2020年-2022年市场高峰期下单的集装箱船,都将面需求下滑、运力集中交付的困境,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Alphaliner分析称,越来越多的船公司和非经营性船东,已开始和船厂商谈集装箱船订单延期、取消或改为其他船型的问题。特别是随着2023年大量新船开始集中交付,集运市场前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或许将有更多的船公司和船东,会选择通过撤单来应对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