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内河港:经常被比较,从未被超越丨港口圈
2022-10-19 17:39:46
博纳国际
0
杜伊斯堡港最北端的墨卡托岛上,屹立着一座以希腊神话中海神命名的雕塑—— “波塞冬的回声”,它庄严地注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进入这座已有300年历史的内河港口。作为全球最大的内河港和欧洲首屈一指的物流枢纽,杜伊斯堡港拥有21个港池,9个集装箱码头,21台岸桥,200公里火车轨道和5个进口煤炭码头、60万立方米的罐装能力。下图展示了杜伊斯堡港2021年财年的成绩:
归纳来说,营业额3.47亿欧元,同比增长18.9%;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为5470万欧元;每年装卸超20,000艘船舶和25,000列火车;2021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0万TEU,货物吞吐量1.11亿吨;中欧班列中30%的贸易量都由杜伊斯堡港处理。杜伊斯堡港拥有两大港区,一是位于鲁尔河部分的内港,即老港区,另一部分是位于莱茵河部分的外港,是目前的主要港区。杜伊斯堡港在钢铁厂宣布关闭后,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立即做出了购买钢铁厂土地的决定,同时将港区扩张到莱茵河西岸,用于扩大自由港和引入物流公司,同时提供贸易和工业服务,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而这样的决策发生在90年代,使得港口能够积极融入到现代物流和国际供应链中去。很多内河港口还在一味追求单一的吞吐量指标时,杜伊斯堡港已经将各种物流服务纳入其最具竞争力的四个业务领域中。
以其中的“合同物流”领域为例,杜伊斯堡港通过收购历史悠久的宝恩物流,这个团队拥有150人,年创造销售额为2500万欧元,通过整合自身和外部的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包括运输、仓储、IT和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宝恩物流从前期仓储选址到实现特定需求的运输需求,再到 IT 结构的开发等,提供一条龙的解决方案。而这项服务,是国内很多大型港口集团想要拓展而不得的增值服务。作为公共基础设施运营商,杜伊斯堡港务集团拥有良好的铁路基础设施,铁路交通线长约200公里,铁道设备遍及杜伊斯堡和附近地区,全年可完成25,000辆火车的装卸,与欧洲超100个城市连通。
此外,杜伊斯堡港与中国之间的铁路连接日趋完善,往来重庆与杜伊斯堡的渝新欧铁路于2011年夏季启程,沿新丝绸之路或欧亚大陆桥行走,途经多个欧亚地区。渝新欧铁路全长11,000公里,可与现有的欧亚海运航线匹敌。经该铁路由中国付运货品到欧洲大陆,需时仅为11至20日,从海路则需30至45日。现时,有更多货运列车沿欧亚大陆桥直达中国多个城市,包括武汉(经汉新欧铁路)、成都(蓉新欧铁路)、重庆(渝新欧铁路)以及郑州(郑新欧铁路)。在海运运价高企,苏伊士运河拥堵的时候,亚欧铁路线货量呈暴增状态。这样的优势,吸引了全球的港口运营商PSA与香港和记港口集团的侧目。和记港口集团在杜伊斯堡设立杜伊斯堡货柜码头(DeCeTe Duisburger Container Terminal),并有铁路及驳船服务,与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以及英国的提伯利和古尔等多个深水码头连接。PSA旗下全资子公司PSA Northeast Asia Supply Chain与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多式联运投资Multimodal Investments Pte Ltd,通过合资公司,入股PSA在中国现有投资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包括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的铁路枢纽网络。
对于老港区的老旧厂房,杜伊斯堡市并不是简单地拆除,而是有选择地甄别,具有代表性的尽量保留利用。将老港区改造为后工业景观公园、工业野生林地、矿山遗迹公园、生态水景区 、城区公园带,既挖掘了商业价值又保留了本地区最具特色的工业文明印记 ,增加了地区的凝聚力 。同时对港区工业建筑和工人宿舍进行高质量住宅及休闲消费型建筑的改造,在内港的南面又开辟了三条人工运河,在运河边上又建立高品质住宅,开发办公、酒店、餐厅等。“以港兴市”是很多港口城市常用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概念进行解构就会发现,在港口不断发展的今天,杜伊斯堡港除了为这座城市增加GDP,提供就业岗位,发展相关产业外,还将港口的历史与文化彻底融入港城人的生活,在他们的鲁罗特的内陆航运博物馆,这个颇具新艺术风格建筑中拥有丰富的电影、图片和展览,主题与从石器时代到现在的航运历史有关。如果想沉浸式体验这个港口城市的魅力,你可以乘坐11月13日上午11:30从 Schwanentor 码头出发的游船,下午16:30返回,过程中你所在的咖啡桌会提供樱桃派和奶油、肉桂和糖米布丁、黑面包、果酱、黄油、生火腿、奶酪、香肠和每人一壶咖啡,花费不到35欧(约248人民币)就可以享受大半天闲适的水上时光。
对于杜伊斯堡港的研究,一定还有更深入和专业的维度,但是,当我们翻开密布的港口地图时,除了吞吐量、作业效率、全球通联度这些必需的经济考量时,一个港口的航海文化,滨水景观,人文体验也在建构更丰富的港口意向,浸润更多生活在港城的你我,成为港口传递出去的,无可替代的品牌形象,而这也是小圈写下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出发点。
转载自:港口圈